华大青志联 7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至实践队赴涂家垴镇金海希望小学举办童心绘红心”暑期夏令营。本期夏令营以讲好乡村发展故事为立足点,以涂家垴镇留守儿童为教学对象,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塑造公共情怀。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一大艺术。队员全楚云围绕“汉字变形记”这一主题,通过趣味小故事和丰富的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述汉字的发展变化史,并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们尝试书写了多种字体。在了解汉字知识、感悟汉字之美的同时,学生们透过文字感受到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的底蕴和风采,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图一:老师讲解字体特点


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今人与先贤沟通交流的桥梁。队员刘彤抓住“诗词中的花草之美”,选取了各个体裁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进行讲解。刘彤一改往日重点分析形式美和音韵美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关注到诗词中对于各类花草的描写,将传统文学与生物图鉴相结合,使学生们在诗情画意中认识更多生物,在吟咏传唱间品味自然趣味。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有这么多描写花草的诗词,读起来真是太美了!以后我也要多读一读,认识更多更美的花。

中国56个民族在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绽放出璀璨多彩的文明之花。队员马一首先对中华民族的组成、分布状况等做了简单介绍,并从中挑选数个民族,从特色节日、风俗习惯、语言服饰、饮食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设计了蒙古舞才艺展示环节,带领同学们在欢歌笑语中领略民族文化魅力。课堂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更激发了同学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二:学生分享感想


中国的色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胎记,诗意的名字、深厚的意蕴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队员刘彤以缎蓝亭鸟引入讲解,启发同学们思考什么颜色最能够代表中国。在一段段精彩的发言中,学生们发现象征着光明、热情、壮丽“红”是中国最好的名片底色。此外,老师分享了诗意古典的色彩名称背后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为喜欢的色彩命名。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美色之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感知缤纷多姿的传统文化魅力。



图三:中国美色课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本次支教中相关课程对于民族文化的展现,有利于增强实践队员及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意识。支教组队员汪雅婷表示“大家准备的课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尽管课程无法将源远流长的文化宝藏尽数展现,但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通讯员:张孙吉典 陈玉萍

摄影人:张孙吉典 陈玉萍

审读人:廖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